33岁、46岁......他们的生命定格毕节
贵州省优秀共产党员彭练基,从一名普通的公安民警成长为派出所长、乡镇长、乡党委书记。
在工作过的每一个地方,他始终以一名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心系群众、勤政务实的作风,给人民群众交上了一份份满意的答卷。
彭练基(右二)
2005年到2011年,彭练基在大方县黄泥塘担任派出所长期间,带领全所干警创新推出一系列先进的做法和经验,有效扭转了严峻的治安形势。
2011年11月彭练基提任大方县猫场镇镇长,在任两年多时间里,成功化解信访积案342件,解决了长期困扰猫场镇发展的老大难问题;猫场镇累计投入700多万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,为6245户人家修通了连户路,组织百姓发展经果林和中药材种植3.4万亩。
彭练基镇长(中)带领中药材种植户到大方县城对猫场镇所产中药材进行展销,为种植户打开中药材销售路子。
2013年,彭练基就任绿塘乡党委书记,从修建通村道路开始干起,带领群众决战脱贫攻坚。
然而,在忙碌身影的背后,他长期带病坚持工作的事情却鲜为人知。
2014年6月28日,彭练基在工作途中,因急性肺穿孔发作,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,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,生命定格在46岁。
耿展宇,一位来自浙江的青年人,通过“三支一扶”计划,他从富饶的江南水乡来到乌蒙大山深处,扎根基层8年。
耿展宇,浙江省玉环市人,生于1986年7月21日,200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,2011年8月报考“三支一扶”计划志愿者,来到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长春堡镇工作;2016年任金海湖新区青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;2019年10月18日,牺牲在脱贫攻坚路上,年仅33岁。
2016年,耿展宇担任金海湖新区青龙街道办事处副主任,联系基础设施滞后、无产业支撑的官坝社区,发展生猪养殖、中药材种植、“短平快”蔬菜等产业,让社区彻底告别“空壳”。
2019年10月18日,他不幸遭遇车祸,牺牲在脱贫攻坚的路上,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3岁。
从彭练基到耿展宇,还有李绍山、陈永凤、杨德举、李清平等等,我市一批又一批党员干部响应组织号召,主动奔赴脱贫攻坚主战场,当先锋、作表率、战贫困,付出了艰辛努力和巨大牺牲,在乌蒙大地矗立起了一座座精神丰碑,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。
李绍山生前到河边组王朝军家走访
杨德举(右二)(图源:毕节试验区杂志)
李清平(图源:毕节发布)